琳玲港货:男生护肤|为什么有的男生不护肤也比护肤女生的皮肤好?|基础颜究

常常听到有些朋友抱怨:“老公很少管自己皮肤的事,偶尔抹个大宝而已,为啥皮肤反倒挺好?”

除了太多产品使用可能导致的问题之外,男性和女性在皮肤上真的有差距。这个我们之前写过一篇文章。父亲节要来了,小圃说要搞个献礼文章,让我来写。

找文献的时候发现Dr. Perricone写过一篇完整的文,发表在Skincare & The Gender Gap网站上——可惜是英文。我把这篇文章的观点整理了一下,放在下面(如果这样做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

1、皮更厚,更油

男性的皮肤总体上来说比女性皮肤更厚,这个按照Dr. Perricone的观点是由于男女性激素分泌不一样造成的。女性更容易皮肤发干,也部分是由于这个原因——激素不一样,女性的皮脂腺分泌皮脂的量也比较少。

随着年龄的增长,男性和女性的皮肤差距会越来越大——男性的雄激素和女性的雌激素的分泌都在减少,都会有皮肤变薄和变干的问题。但是女性变化更大——当女性进入更年期之后,雌激素水平大大下降,从而导致皮肤更薄更干和油脂分泌量大减——进而变得更干。

相比较来说,男性的皮肤虽然有变化,但是要缓慢一些,温和一些。

2、不管不顾

男性对于皮肤的不管不顾基本上是确定的(当然,现在事情有了一些变化)。

这种不在乎的态度,让皮肤免去了过多护肤品的骚扰(已经有医生把过多使用面膜造成的皮肤问题成为“冰冰皮炎”了),但是完全不管也产生问题。

由于不在意保湿和防晒,太懒的结果就是男性会有一些问题甚至是疾病。从Dr. Perricone这篇文章来看,他自己接诊过的某种皮肤癌(basal-cell carcinoma)的男性患者就要多于女性患者。

3、不爱吃糖,爱吃肉

Dr. Perricone在这篇文章里面还提到,在进化过程中女性大脑形成的“血清素”的分泌能力低于男性——这似乎解释了为什么男生会更开心一点儿?

按照这篇文章的提法,血清素的分泌量在姨妈来的几天更低——女性对抗这种低血清素分泌带来的不快的方法,往往是——吃糖

由于男性没有这个问题,所以这帮家伙更倾向于吃蛋白质而不是糖。

而吃糖的问题,大家也都知道的,参看大叔之前的文章《痘皮就要少吃糖》。

4、刮胡子

男性比女性麻烦的是,现在大部分人都不蓄须——于是都要刮胡子。

刮胡子的坏处有两个,一个是会起“痘痘”,另一个是会有ingrown hair(毛发内生),这个事情我们在“脱毛”的文章里面讲过。选择一个更好的刀片或者电动剃须刀会有帮助(这里没有推荐,大叔自己是留胡子的)。

5、小结

感觉这篇文章的重点,还是在于两点:

精简护肤和少吃糖。

叔说:

写过血清素,也写过痘皮要少吃糖,但是没想到这两个东西会在Dr. Perricone的文章里面串起来了。

读书写文章,就好像摸索着找到散落在各处的“点”,然后突然有一天,这些“点”贯通的时候,会有一种很隐秘的高兴油然而生。

琳玲港货:The Ordinary值得买吗?|基础颜究

在线客服(微信号:WangLin-ling)

最近横空出世的网红,The Ordinary算是一个了——在北美上市的时候,The Ordinary卖到断货,据说waiting list(排队等货的名单)上面有25,000人。

什么货,这么抢手?(注意,本文无意种草,不要看到这里就跑去下单了……)

不想看细节的朋友,直接拉到最后看产品评价(第三节)。

1、什么货

The Ordinary的产品,用一句话来说,就是把原来大牌卖得贵上天的一些单品,生生给拽了下来

现在看起来不止是拽到地面上,甚至是弄到地下室去了。

在我们普遍的印象中,高浓度的【维生素C】产品,比如【Skinceuticals修丽可】(CE Ferulic精华,15%左旋维生素C,1%维生素E和0.5% Ferulic acid),还是【Dermalogica德美乐嘉】(比如她们家的C-12),或者是【Dr. Obagi欧邦琪】(比如她们家的C-20),价格都是在云端的,【修丽可】的CE Ferulic,30毫升的价格应该在1500元左右了。

在The Ordinary的官方网站,23%的维生素C的价格,是9.70美元……

配方师视角:

The Ordinary这个配方,其实相比其他的产品可能更加稳定——因为这是一个无水配方,意思是,这个配方中没有水。本来在水溶液中很不稳定的【维生素C】,没有水的情况下就稳定得多。

但是同时,这个配方没有硅油——我还没有拿到样品,但是我估计涂抹感不如带有硅油产品那么滑。

还有,由于是无水配方,【维生素C】的含量有比较高,可能涂抹时会有刺痛感

但是,我并不是特别推荐这个23%的【维生素C】产品——主要原因是我觉得【维生素C】在无水配方中这么使用的话,很容易造成上脸的时候局部浓度过高,刺痛和发红,甚至过敏

另一方面,【维生素C】最好和【维生素E】一起使用,能够更好地抗氧化——单独把【维生素C】提出来做配方,没有很好地利用这种“协同作用”。我觉得The Ordinary在产品设计上,关于【维生素C】是没有想好的,而在其他一些产品上则做得好很多——具体可以看第三节。

2、什么人这么“霸蛮”

这么玩儿,真的是断了不少人财路。

这个The Ordinary的牌子是谁做的呢?这家伙叫做Brandon Truaxe,算是个连续创业家——在The Ordinary之前,其实Brandon搞的这个公司(叫做DECIEM)推出的产品都是挺贵的。

前面那个牌子叫做NIOD,也是科学范儿,但是可不便宜

啊,你说为什么叫做NIOD?这个是Non Invasive Options in Dermal Science(非侵入式的皮肤科学手段——嗯,翻译成中文也很难懂对不对)。

起的名字也任性——你见过一个卸妆油叫做“低粘度清洁酯类”这样的科学极客名字的吗?NIOD就能这么叫。

无图无真相——看到那个最大的瓶子了么?

琳玲港货

之前DECIEM一直也不算太火,虽然创始人Brandon一直语不惊人死不休,在记者采访的时候扔出来的话很吓人(去年Globe and Mail的采访):

"I think the [beauty] industry is a scam. That’s why I decided not to hire anyone who has ever worked in beauty before. There’s no point in hiring people experienced in scams."(我觉得[美妆]行业就是个骗局。这是为什么我从来不雇佣有行业经验的人——请那些对于行骗有经验的人毫无意义。)

但是这种故作惊人之语并没有让这家公司起飞,真正让DECIEM生意发生改观的,是有一说一的态度以及The Ordinary这个品牌——直到Brandon下定决心把(科学支持的高浓度有效活性物)产品价格降下来,DECIEM(在The Ordinary的带动下)才开始变得让大家接受。而这种广泛的接受度,也让行业的领先者雅诗兰黛公司向DECIEM伸出了橄榄枝。

在雅诗兰黛的官方网站上,2017年6月15日的新闻,雅诗兰黛公司和DECIEM合作。通过Brandon在DECIEM网站上的说明,可以看到雅诗兰黛决定完全不干涉原来公司的决策,甚至都没有过问DECIEM原来利润率这样的关键指标。

这说明大公司其实也意识到:消费者越来越精明,对于千禧世代(大概对应于我们的00后?)的女性来说,一个单纯讲科学的品牌,只要价格合理,是完全可以考虑的——不是所有的品牌都需要按照以前的方式来编织荧幕上的梦境。

DECIEM,对于雅诗兰黛公司来说,很可能是一块试验田——不在乎挣多少钱,在乎的是通过这家公司,来了解新一代的消费者到底怎么想的。

3、The Ordinary的好货

本来说好了在头条推送中不种草的……但是这三个单品涉及到技术,还是不要放到二条里面去说。

第一个,是The Ordinary Retinol 1%。

配方长成这样:

Cyclopentasiloxane, Caprylyl Methicone, Isoamyl Laurate, Ethyl Methicone, PEG-12 Dizmethicone/PPG-20 Crosspolymer, Dimethicone/Vinyl Dimethicone Crosspolymer, Propanediol, Polysorbate 20, Retinol, Isoamyl Cocoate, Tocopherol, BHA, BHT.

一个硅油基的配方,滑感肯定是有的。Retinol(维A醇),少量Tocopherol(维生素E),一点点的BHA(水杨酸)。按照FutureDerm的说法(futurederm.com/deciem-o),这个产品对于干皮和中性皮肤是比较友好的,对于油皮来说,可能觉得硅油基的覆盖感太强了一点。

第二个,也是维A醇相关的,是The Ordinary Advanced Retinoid 2%。用到2%的Retinol是一般产品很难想象的。这里The Ordinary用的是大概在2012年出现的一个新技术,给【维A酸】加上了一个小尾巴,但是The Ordinary似乎有点儿不一样,他们这个小尾巴加得比较新,这个成分简称HPR)。

配方长这样(标红的那个就是这个新原材料, HPR):

Aqua (Water), Glycerin, Ethyl Linoleate,Propanediol, Caprylic/Capric Triglyceride, Cetearyl Isononanoate, Bisabolol,Hydroxypinacolone Retinoate, Retinol, Tasmannia Lanceolata Fruit/Leaf Extract,Dimethyl Isosorbide, Inulin Lauryl Carbamate, Glyceryl Stearate, Ceteareth-12,Ceteareth-20, Cetearyl Alcohol, Carrageenan, Xanthan Gum, Acacia Senegal Gum,Cetyl Palmitate, Sucrose Laurate, Polysorbate 20, Behentrimonium Chloride,Potassium Citrate, Trisodium Ethylenediamine Disuccinate, Disodium EDTA,Dehydroacetic Acid, Benzoic Acid, Ethylhexylglycerin, Phenoxyethanol,Chlorphenesin.

这个新技术据说在温和性和效果之间取了一个比较好的平衡(不是小圃不喜欢的那个棕榈酸维A酸酯)。而且这个产品也不是单单加入了这个有小尾巴的维A酸,而且也加入了维A醇。

我知道上面说的比较难懂,直白一点地说,就是这个2%的维A醇产品算是比较温和的一个如果你不是敏感皮,那么也是值得一试的。

第三个,是The Ordinary Niacinamide(烟酰胺) 10% + Zinc(锌) 1%。作为烟酰胺的拥趸,这个产品我不多说了,可以控油,可以抗老,也有比较强大的美白功效。

4、小结

The Ordinary是一个很猛的牌子,喜欢把一些有效成分浓度做到很高,然后单独做成一支产品——没有任何传统市场部用的各种“甄选”“亮白”“均匀肤色”之类的说法,就是直接把活性物写在那里:10%烟酰胺,或者2%维A醇。

剩下的,就是各位看官自己决定了。

这个套路DECIEM一直在遵循,但是一直到The Ordinary这个超级平价品牌出现(并且通过instagram,Reddit,twitter传播)之后,才大热起来。

然后就被雅诗兰黛看上了。

叔说:

还是性价比。

虽然The Ordinary赢在性价比,但是你必须先知道该怎么用——所以多读读言安堂吧。

还有,这个品牌几乎全部是猛药,敏感皮就别比划了……

琳玲港货:天然护肤品一定好?化学护肤品一定差?|基础颜究

在线客服(微信号:WangLin-ling)

太长不看版:没有,不想上当的话,就只能把全文看完,抱歉。

上周六去参加强生公司(不是出租车公司,是化妆品公司)的一个会,@丸子同学很开心,大概是因为主讲科学家足够帅。想到这么帅的人来讲科学,就感觉到浑身不自在——难道学霸不都是由于颜值不及格才努力学习的吗

颜值的事情先放到一边,我对老东家做事方式不满意——太不够快意恩仇了。

明明是Aveeno品牌在资助的一个会,约了一大堆大V去参加——最后居然是化学知识普及……作为一个学习了十五年化学,又在化学(护肤品)公司工作了十几年的理工男,坐在下面感觉到的是:

味同嚼蜡……

我真想说,你们真的是在中国做生意吗?不能这么实诚啊……

虽然Aveeno品牌没有得到什么宣传(@丸子:大叔,你需要这么拼命提嘛?),但是道理是好道理,而且百分之九十的人都会掉到那位帅哥科学家提到的坑里面——这么有用的信息,还是要分享给大家。

1、“无化学添加”

说到这个气就不打一处来。

我最没法接受的一个广告是大师叶茂中老师作品,一个从商业上讲非常成功的营销。

叶老师的逻辑是这样的:“三流营销寻找冲突,二流营销解决冲突,一流营销制造冲突。”也就是说,叶老师明白这个广告全无道理,他做这个广告的目的,就是为了“制造冲突”。

当北大教授以及中国化学学会站出来指责这个广告全无科学根据的时候,叶老师一定啜着他的烟斗,狡黠地笑了:“全中国人民都已经知道了这个品牌,我成功了!”

广告人和品牌弹冠相庆。

(化妆品和护肤品,明明就是“精细化工”的一部分,所谓化工,就是“化学工业”的简称啊……)

一个行业的从业者,为什么要去做挖这个行业根基的事情呢?你可以砍任何一个树枝,就是不要砍你坐在上面的那一根啊——脑子进水了才这样做吧。叶老师这样做,人家是广告人,要制造冲突——品牌商这样做,到底是为了啥?

咱们把那个品牌的产品拿出来分析一下。

***卡芦荟胶:水(化学品),丁二醇(化学品),甘油聚醚-26(化学品),甘油(化学品),库拉索芦荟叶提取物(看起来是天然,其实也还是化学品)……

就算按照叶老师的定义,恐怕也是到了含量排名第五的成分才是所谓“天然”的产品,而这个产品含量低于【甘油】——【甘油】含量不可能太高,否则产品会过于黏腻……

恨哪门子化学?这个产品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成分就是化学品!

这TM就是端起碗来吃肉,放下筷子骂娘好不好?

不过人家广告成功了,品牌传播出去了——“化学有害”这个概念由此更加深入人心。

对于这个概念,我只有一句话要说:“纯净的水,最纯净的水,也是一种化学品。”

“无化学添加”这个宣称,简直是胡闹!

2、“有害化学品”

在正当使用的前提下,所有的化学品都可以是安全的。

首先是用量。

几杯红酒对于成人来说不在话下,但是对于婴儿来说就不行。

天天叨叨大厂产品中含有这个含有那个的那些人,可能只是想推某个她热爱或者有利益关系的产品,全然不管这些大厂的产品中这些物质的含量其实微乎其微,远远到达不了对人体有害的程度。

其次是用法。

一个成年人喝两百毫升水完全没有问题,但是吸入两百毫升水就可能致命。

有些人在(朋友圈里)谈到某些成分的安全隐患的时候,用的文献是让大鼠口服来证明这个成分的危险——吃到胃里与涂抹到皮肤上,产生的效果相去甚远,这个道理我想不必细说。可是这些宣传就会遮蔽这些文献的背景,大肆传播所谓的危害。

3、“天然”

每次别人说她用的产品“天然”,所以就是“安全”的,我都很无语。

砒霜可以是天然的,纯净水可以是人工的(真正的高纯水一定是人工的,需要花很高的成本才能得到)。

断肠草,鹤顶红,乌头,曼陀罗,夹竹桃,毒箭木……哪个不是天然的?

天然的东西里面有安全的,也有不安全的。

我从来不吃野味,因为完全不知道这个野味在被捕杀之前做了什么,有没有接触到什么有毒有害的物质,是不是带着禽流感。相比之下,家禽要安全得多。

常识很重要,思考有帮助。

叔说:

我们有太多的瞬间联想,都不见得对。

有些商家,不好好在产品上下功夫,天天琢磨这些大脑思考问题的弱点,好把他们的产品销出去,顺带手把行业基础给毁掉。

讨厌!

琳玲港货:雅诗兰黛首席技术官:护肤品的新手入门|基础颜究

在线客服(微信号:WangLin-ling)

后台有姑娘说得很直接:看了这么久,发现你们这个平台过于照顾老读者,新读者来了以后就是一头雾水,不知道你们在说什么。

于是痛下决心要写一篇新手入门——到底怎样才算正确地利用我们手里的护肤品呢?对于刚刚开始护肤的朋友来说,面前展开的是产品的密集矩阵——人头攒动摩肩接踵,每个品牌每个单品都在冲你招呼:“看到我!把我带回去!用我!”

可是到底怎么开始呢?

前些日子访问雅诗兰黛的前CTO(首席技术官)Shahan Nazar,先问了一堆护肤理念啊,产品开发啊,雅诗兰黛的独门绝技之类的傻问题——老先生特别温和地一个一个地回答了,可惜当天的时间不够多,我在会议组织者催促的眼神中,赶快说了一句。

“最后一个问题,如果一个刚开始学习护肤的朋友问您,到底什么才是重点,您会怎么建议呢?”

下面我们看看老爷子怎么说的。

1、防晒

我知道防晒说出来大家都觉得是老生常谈,但是你要看人家老爷子怎么说这个话。

还记得上次我们提到的,老爷子说过敏和敏感,打比方说这是“房子着火叫消防队”和“消防队来了之后一顿喷,导致家里的坛坛罐罐都给打碎了”的比方吗,这一次房子的比方又来了(老先生家在土耳其难道是做地产生意的么?)。

“我们的皮肤就像一座房子,里面有很多横梁和立柱。”

“这些横梁和立柱,就是胶原蛋白弹性蛋白,以及透明质酸。”

“这些东西,都是怕阳光中的紫外线的,尤其是紫外线中的UVA。如果不能够妥善防护UVA,那么我们皮肤这座房子的横梁和立柱就嘁哩喀喳,被紫外线给拆了。”

“不单单是拆这些,紫外线还能煽风点火,也就是上次咱们说到的,搞出炎症来——皮肤这所房子一旦被点着,就会大声呼救,这时候警车来了,消防车来了,救护车也来了,嘁哩喀喳一顿闹腾,皮肤终于安静下来,房子火是灭了,但是也留下一大堆的瓦砾灰堆——色沉斑点,肤色暗淡,都可能是这个问题。”

所以,假设说只有一个建议可以提给刚入门的朋友,老爷子的版本就是:防晒,防晒,防晒。

但是接着老爷子又说了一句:“防晒,必须是一种平衡的方式(in a balanced way)。”

什么意思呢?就是防晒也不要过度

毕竟我们的皮肤细胞还是需要一些阳光的刺激,还有,我们身体需要的维生素D是靠紫外线来促进合成的。

建议

在日常的通勤的情况下,选用SPF15-30的防晒霜就够了。只有在去海边或者登山这样的长时间曝晒的时候,才需要SPF50的产品——而且需要补涂。

2、注意环境污染

接着老爷子说了一个针对中国姑娘的建议(老爷子来过中国很多次,算半个中国通)。

“我知道现在季节变化,华北(我的天,居然知道华北……)地区又该开始有pm2.5的问题了(大叔:汗……)。”

在这种环境污染的情况下,如果在室外行动,就会遇到这些污染源。这些细小的颗粒上面附着的一些有毒有害成分,会对皮肤造成很大的侵扰。

所以,一定要注意物理防护

也就是说,尽量避免在严重污染的时间段出门,如果一定要出去,最好能够用口罩帽子保护自己的皮肤——回家之后应该尽快地用清水(可以考虑温和的清洁产品,但是清水也行)洗脸,然后用单纯的保湿产品。

尤其是对于冬天有暖气的区域,环境污染加上室内外的温差,妥妥地搞坏皮肤。

建议

目前没有“防雾霾”的护肤品,最好的办法就是减少暴露,同时尽快清洁。

3、听皮肤的呼声

接着老爷子说了一个让人耳目一新的提法:“Listen to your skin, it cries. (听听你皮肤的声音,它会呼喊)”

嗯,好有画面感。

老爷子的意思是,新手护肤的时候,往往会对产品盲目信任,或者对自己的皮肤过分有信心——即使是略微有点泛红发热,都觉得自己是城墙皮没有关系。

实际上这些都是报警。

在使用产品的时候,最好能够做到由低浓度到高浓度,做局部测试然后扩大,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一旦发现红肿痒痛热,要立刻停止使用,并且试着找到原因。

建议:

从基本功能开始用起,也就是从保湿+防晒的基础线开始,逐渐了解自己的皮肤,也知道产品的特点,慢慢提高。在这个过程中,保持对自己皮肤的感知力,不要急于求成。

4、小结

这个小结似乎不用写了:

防晒,注意温和但是及时的清洁污染,保持好奇心和持久的注意力。

叔说:

访问过很多的人,其实大体上的建议都万变不离其宗——永远保持警醒,永远注意保护自己,同时不断地尝试。

写到这一段,突然很想插一句不相关的话,最近长途飞行很多,十几个小时里睡睡醒醒,看了很多片子,其中有一个是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在2004年拍的《百万美元宝贝》——推荐大家看一下。

提前打招呼,结局不是大团圆,甚至很阴暗,却非常现实——伊斯特伍德老爷子在七十岁的时候独立承担了这部电影的导演,演出,甚至配乐工作,得了一大堆的奖——永远上进,永远保持清醒,永远不放弃对自己目标的追求。

“Get my shot, or die in vain.”

(好久不写跑题文了,这一段算是。)

琳玲港货:【风很大】兰蔻的小黑瓶安瓶精华|基础颜究

在线客服(微信号:WangLin-ling)

兰蔻应该是在八月份发布了他们新的“敏感皮肤适用”的小黑瓶安瓶精华,据说是3天到7天就能缓解突发干燥、紧绷或者泛红、粗糙感。

后台一片呼声:“赶快给我们八一八吧!”前几天放出来一条留言,点赞数千,搞得@Sajje压力好大——赶快自费去徐家汇买了一瓶(大叔:快去开发票,报销。)

1、小黑瓶的历史

小黑瓶历史我们八过好几次——说白了,就是雅诗兰黛在小棕瓶上面赚钱太多,欧莱雅的老总看不下去了,把兰蔻叫过来,说:“你们好好想想,怎么出个类似的?”

兰蔻挠了挠脑袋,看着欧娘娘说:“只能出个类似的东西……”

欧娘娘用穿透兰蔻灵魂的目光注视了小兰良久,说:“内容可以相似,宣传一定不能一样——宁用别人牙刷,不用别人概念,你不能搞出一个类似的‘夜间修护’来!懂不懂?”

“懂!懂!懂!”

“懂了就跪安吧。”

于是兰蔻回去以后盘桓良久,琢磨既然不能修护,那么就加强一下吧,用非常类似的配方(也就是所谓“二裂酵母菌溶孢提取物”——其实是长双歧杆菌提取物,当然,这个你不用记),但是给出的是“肌底液”的说法。

也就是说,兰蔻给自己的定位,不是雅诗兰黛说的“夜间修护”,而是能够更快更深入地“渗透”——“肌底液”嘛,渗透到皮肤底层的产品。

2、“高渗透”带来的好处和问题

为了获得更好的效果,兰蔻在自己的配方中加入了【羟乙基哌嗪乙烷磺酸】(这名字很长,大家不用记,只要记得是一个就是了)。同时,配方上面的第四名是【乙醇】,也能够帮助渗透。

熟悉言安堂风格的同学都知道,我们是不太赞同敏感皮使用这些高渗透的产品的——毕竟护肤品的主要功能是“发送信号”,而不是补充“营养物质”——对于敏感皮的朋友来说,太多东西渗透到皮肤底层,会造成本来就已经神经兮兮的皮肤细胞更加大喊大叫,接下来就可能是红肿痒痛热这样的炎症问题了。

不过,小黑瓶的口碑还是不错的,对于耐受皮来说,很多人喜欢这个肤感,对于已经有小棕瓶验证过的“二裂酵母菌溶孢提取物”(这东西比较复杂,以后可以单独讲讲为什么酵母和细菌发酵产物这么受欢迎的原因)也颇有好感,所以一直以来小黑瓶是兰蔻最受欢迎的系列(之一)。

3、敏感皮肤的“安瓶”

对于新推出的这个系列,有点不知道说啥好的感觉。

首先,安瓶不是长这个样子的……市场部同事大概是为了跟“安瓶”的风潮,就给安了这么个名字。

那为什么这么叫呢?

因为这回兰蔻做了一个新的设计,就是把这个配方分成两个部分,内部是深蓝色的,被封闭在一个小小的管子里面(这个就是所谓“原液”吧,其中的【阿魏酸】——一种抗氧化活性物——浓度比较高。

当你收到货之后,你就把原本上面的那个盖子那么一拧——这深蓝色的“原液”就流出来,混合到容器中,把整个瓶子里面的液体都染成淡蓝色,这就算“启封”了。

为了展示一下这个过程,@Sajje,@丸子和IT小哥@Jason一起,演示了一下这个过程——那个小管子的开口有个小塞子被顶开了(为了展示,我们是在瓶子外面进行的)。

琳玲港货

当然,我们这个过程没有广告公司拍得那么美。

这也就算某种意义上的“安瓶”概念吧——做市场也不容易,不要太较科学的真就好。

4、有必要吗?

这个东西真的好用吗?

从配方来看,相比以前的小黑瓶,这个敏感肌系列拿掉了酒精和酸(@Sajje测量的结果是,深蓝色管子的pH是5.10,包装内主料的pH是5.67,混合之后的pH是5.38),相对来说的确更加温和(不过这样看来,和小棕瓶也就区别不大了),“肌底液”的概念就没有什么支撑(不过反正“小黑瓶”的名气打响了,“肌底液”不“肌底液”问题也不大)。

毕竟主要的功能,还是来自于“二裂酵母菌溶孢提取物”的。

只是我不明白,阿魏酸这个相对来说比较稳定的抗氧化活性物,需要这么费尽心机地用一个小瓶子封锁在里面吗?似乎普通的配方方式也可以解决这个阿魏酸的稳定问题。

5、小结

兰蔻的这一个新的小黑瓶,的确相对来说敏感皮更适用,但也失去了传统的小黑瓶“肌底液”比较强渗透性的特点。

至于“安瓶”的这个设计——更多的是为了给消费者“Wow……”的感觉,而不是真的有这个必要。

还有,98%的阿魏酸,是说原材料,不是真的说这一瓶中含有98%的阿魏酸——98%的阿魏酸是固体,不能流出来的。

叔说:

产品好,还需要噱头好,否则也不容易卖出去啊。

在线客服
在线客服(微信号:WangLin-ling)
唯一客服号:WangLin-ling
关注我们,马上取得联系。
2025-05-16 21:48:15
在线客服(微信号:WangLin-ling)
十年代购,只做正品。
切记:主动联系您的都是骗子!
在线客服(微信号:WangLin-ling)
在线客服(微信号:WangLin-ling)
您的工单我们已经收到,我们将会尽快跟您联系!
在线客服(微信号:WangLin-ling)
在线客服(微信号:WangLin-ling)
客服账号:WangLin-ling
取消

选择聊天工具: